人民网成都8月6日电 (赵祖乐、实习生王雨欣)8月5日,“殷墟瑰宝——礼器中的秩序与信仰”文物特展在成都双流区广都博物馆正式启幕,开展首日吸引近200名文物爱好者观展。作为打造“千年广都、活力空港”文旅名片的重要举措,此次特展免费向公众开放,展期将持续至今年11月。
展览精选安阳博物馆藏殷墟文物百余件,涵盖青铜器、甲骨、玉器三大类,其中一级文物3件、二级文物43件。
司母戊鼎(复制)。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
本次特展最受期待的当属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司母戊鼎,又称后母戊鼎。据了解,该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,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,鼎高133厘米,口长110厘米,重达832.84公斤,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、最重的青铜器,被誉为“青铜器之王”,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此次展出的司母戊鼎是上世纪70年代在原鼎上1:1翻模复制的,虽然是复制品,但其后为了保护文物再无此等精致的复制件。
展开剩余67%展览以“器以藏礼”“兵戈王权”“天人之际”三大主题单元展开:“礼乐密码”通过青铜食器与酒器组合,揭示商代“食器示等级,酒器辨尊卑”的社会秩序;“王权象征”以青铜亚丑钺等兵器及甲骨卜辞为证,展现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的统治逻辑;“天人媒介”则通过玉琮、卜甲等文物,呈现商人“以玉通神,占卜问天”的信仰体系。
特展采用主题分区、多媒体互动装置、图文解说等多种形式,生动解读商代的社会结构、宗教信仰、天文历法及手工业发展,让千年文物“活”起来,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明体验。开展当天,安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、馆长李晶还以《三千年前的中原和古蜀》为题举办讲座,讲述殷商文明与古蜀文明的碰撞如何构筑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的格局。
市民参观特展。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
“殷墟文物与四川出土的古蜀文物在纹饰等方面存在相似性,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生动体现。”“殷墟瑰宝”特展策展人、双流文物局考古专家李国如此阐释展览的深层意义。李晶也表示,殷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其文物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巅峰;双流古称广都,有2300多年建城史,希望通过此次展览,让更多成都市民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参展市民对展览赞誉有加。市民杜小艳带着孩子参观后,特别认可甲骨文展区:“放大的甲骨拓片让孩子能清晰看到每一道刻痕。”学生袁紫沛则为青铜器纹饰惊叹:“比头发丝还精细,三千年前的工艺太神奇了!”市民张颖也认为,这样的文化之旅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,意义非凡。
据悉,以本次特展为引,空港科创集团将启动瞿上田园“秋季文旅融合消费季”。计划开展主题公益讲座活动4场,打造“开学第一课”“我和‘殷墟瑰宝’有个约会”系列主题研学活动,让青少年在田野间溯源文明根脉;开展“广都市集”,推出青铜器、甲骨文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,丰富游客观展体验;策划古蜀丰收节、国庆露营节等主题活动,展现瞿上大地农业景观。“我们正积极构建‘展学游购’一体化消费场景。”空港科创集团文旅公司副总经理陈霞表示。
观展指南
展期:2025年8月5日至11月10日
地点:双流区广都博物馆临展厅
开放时间:9:00-17:00(16:30停止入馆 | 周一闭馆)
预约:免费
发布于:北京市启远网-股票新手开户-配资世界网-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