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真的是,刚刚刷手机看到世青赛这个消息,直接一口气没上来。你说这国乒,怎么又把覃予萱和纵歌曼这两位小将推到风口浪尖了,去年女团女单那两座奖杯丢得叫一个心疼,今年还指望她们俩“复仇”呢?
哎,想想就替她们捏把汗,这压力山大啊。
不是我说,去年世青赛那会,国际乒联罗马尼亚办的,大家还都觉得稳了。谁能想到呢,女团七连冠说断就断了,女单冠军也给人家考夫曼拿走了,我们这边,覃予萱输给了汉娜,纵歌曼拿了个亚军。
那会儿我看比赛,真是从头到脚都冒火,手机都要被我捏碎了。明明都是好苗子,怎么一到关键时刻,就差那么一口气?
不是说我们没人才,2023年那会儿,蒯曼、陈熠、覃予萱、徐奕四个姑娘,不也把女团冠军拿回来了,延续了六连冠的辉煌。那时候觉得,嗯,国乒的根基还在,后继有人。
结果呢,这才一年时间,2024年,还是覃予萱和纵歌曼领衔,女团就栽了跟头,输给韩国队拿了个铜牌。这个落差,真的让人有点缓不过劲来。
你说,教练组和选拔组到底怎么想的?是觉得这俩孩子抗压能力特别强,还是说队里确实青黄不接,就她们俩能顶上去?反正我看完名单,就觉得这盘棋下得,风险有点大。
你看这次的名单,女单、女双、混双、女团,哪儿哪儿都有她们俩。女单覃予萱、纵歌曼;女双覃予萱/纵歌曼;混双纵歌曼还搭了个温瑞博,覃予萱也跟李和宸组了一队;女团更是她们俩带队,加上朱梓予和姚睿轩。
这不就等于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吗?要是发挥不好,那真是要从头到脚都被批评,压力能把人压垮。
我知道,肯定有人会说,这是为了锻炼新人,给她们机会。但问题是,机会是给了,结果呢?去年丢掉的,今年能百分百拿回来吗?这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。
乒乓球这个项目,国乒是霸主没错,但别人也不是吃素的。你看日乒那个张本美和,虽然不参加世青赛,但要是她去了,那女单冠军还真不好说是不是她的囊中之物。别人都在进步,我们不能总活在过去的光环里。
我记得2021年和2023年,蒯曼拿了两次世青赛女单冠军,还是四冠王和三冠王,那才是真正的小魔王风范。她那时候打球那股子冲劲和霸气,让人看了就觉得稳。
现在这两位,去年输得那么惨,心理阴影肯定有。再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她们身上,说白了,就是希望她们在哪儿跌倒,就在哪儿爬起来。但万一,我是说万一,又没爬起来呢?
我就是想不通,难道国乒U19真的没有别的可以拿得出手的选手了吗?还是说,教练组对覃予萱和纵歌曼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,觉得她们在经历过失败之后,能够凤凰涅槃?
这深意我是没看出来,我只看到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。作为球迷,我肯定还是希望她们能赢的,能把去年丢掉的都拿回来。毕竟国乒的荣耀,不是随便谁都能扛起来的。
不是说非要拿冠军才行,而是要看到她们那种不服输的劲儿,那种能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的气势。但现在这情况,我是真的有点担心。
你说,要是再输了,这骂声和质疑声,她们这些小姑娘怎么扛?去年世青赛的决赛,考夫曼那个发球,那个正手,确实是厉害。但我们的小将们,也得拿出点看家本领啊。
想想就替她们急,现在手机就在我手上,我恨不得把我的想法直接冲到训练场上去。这可不是小事儿,这是国乒的脸面,更是她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啊。
希望她们能顶住压力,希望这是一种策略,而不是无奈之举。这球还没打呢,我这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。
这比赛还没开始,我已经开始替她们琢磨,万一输了怎么办,万一赢了又怎么样。唉,希望今年,别再让我失望了。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启远网-股票新手开户-配资世界网-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