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国主导国际部队遭遇难题,约旦德国两国外长立场强硬,必须拿到安理会“通行证”
巴林的麦纳麦对话会上气氛不轻松,约旦和德国外长联手给美国设下了门槛,不是说谁想进加沙就能进,还得过联合国安理会那一关。萨法迪和瓦德普尔这次步调一致,把授权问题摆在台面上,背后其实就是各家心思都不同,加沙未来怎么安排一点没个准信。
有意思的是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亮明态度,说白了就是“我说谁能来谁才能来”,还把美国拉出来作证。这种自信劲儿放在桌面上,多边谈判变成单方面筛选,一点也不遮掩。
另一头约旦嘴上很重视授权,却明确表示本国军队不会去加沙。理由倒也实诚——跟这事关系太深,自认做不了中立人。地区国家都怕踩雷,这姿态让人看着既理解又无奈。
表面看都是为和平,但动真格的时候,各方小算盘全写脸上。美以一派死盯安全利益,要多大影响力要多大;欧洲老牌们讲究程序合法性,不愿意被架空;而像土耳其、卡塔尔这些平时爱出风头的角色,也不是非得冲第一线。
绕不开一个现实:即便所谓“国际部队”最后真组起来,这摊子活没人敢说简单。从培训巴勒斯坦警察,到堵截武器走私,再到守住边界,每项任务拎出来都够喝一壶。“20点计划”听着挺细致,但落实下来就等于天天踩钢丝绳。
参战名单更悬乎。不少国家压根没兴趣报名,有胆量当担保方的大多还是那些常年搅局的熟面孔,美国、土耳其、卡塔尔、埃及算是排前列。有几个欧洲国家可能凑数,可到底是谁拍板?以色列一句话定生死,美方官员也早透口风,“只要以色列满意的人才行”。这种操作别指望哈马斯买账,本地势力反弹再正常不过了。
最扎心的是,加沙眼下停火状态本身就脆弱,经不起折腾。哈马斯趁机扩大控制区,以色列依然占据半壁江山,两边你推我挡,全世界看热闹的不嫌事大。一支带明显偏向性的国际部队插进去,很容易从稳定变成添乱,搞不好哪天又擦枪走火,那可不是开玩笑的风险。
很多国家因此干脆选择观望或者拒绝参与,都怕自己士兵陷进去拔不出来,被卷进新的冲突里。这么拖着,对普通加沙百姓来说,只剩苦熬二字可以形容,每天生活提心吊胆,没有哪个决策者体会得到他们真实处境。
争议归争议,该博弈的一样不少。本质就是围绕加沙以后到底由谁掌控展开拉锯,美国希望借助这股力量巩固影响,以色列则抓紧否决权寸步不让。而坚持联合国框架的阵营,则更倾向用多边机制牵制单边行动,不肯随便妥协。在这个棋盘上,无论哪一步落子都会有人叫好有人皱眉头,就没有真正赢家可言。
现场各种声明满天飞,大佬们你来我往互相试探底线,有些时候比球赛还精彩。不过坐在电视机前吃瓜归吃瓜,看清楚这一层复杂关系,比光听口号靠谱得多。有观点认为,如果继续按照目前路线推进,“国际部队”很可能只是纸上的游戏,好看的名分背后解决不了实际麻烦。这番僵持短时间内改观不了,更别提什么一劳永逸的大团圆结局了。
所有注意力焦点,其实始终离不开一个词:安全感。但对于真正需要安全的人,比如每天生活在炮火阴影里的普通民众来说,他们并不知道下一秒命运如何转弯。他们想看到的是路灯重新亮起,是孩子不用再害怕夜晚,而不是某份协议或遥远承诺中的美好蓝图。
启远网-股票新手开户-配资世界网-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