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,一艘11.4万吨的阿芙拉型油轮从船坞崛起,中国工人仅用80天就完成了这一庞然大物的建造,比韩国同行快了40天,比日本节省了一半时间。
9月28日晚,凤凰卫视《近观中国》节目镜头记录下中国造船业的硬核实力。
涌入中国船厂,曾经忠诚于日韩的意大利船东们纷纷转向,追着中国船厂下单。
2025年4月8日,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与中国签署价值
的订单,订购9艘甲醇双燃料动力客滚船。这已经不是该集团第一次对中国船厂投下信任票——他们在中国的订单已累计达到17艘同类船舶。
展开剩余82%中国造船业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重新定义全球船舶建造标准。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,11.4万吨阿芙拉型油轮从下坞到出坞仅用
。
这一速度比韩国同行快了将近40天,与日本相比也节省了一半时间。
如此高效的建造速度背后,是中国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革新。中国船厂将高铁领域的“
”技术手段引入造船业,把传统串联式生产变为并行作业,使单船建造周期缩短了30%。
江南造船集团通过“数字造船”技术,将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周期从28个月缩短到13个月。
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则通过批量化建造,将17.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的建造周期从40个月缩短到了18个月以内。
意大利船东对中国造船业的青睐并非偶然。2025年4月,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斥资
向中国订购9艘甲醇双燃料动力客滚船。
这些船舶计划在2028到2030年陆续交付。
甲醇双燃料动力客滚船是当前船舶技术的集大成者,能够灵活切换甲醇和燃油两种动力模式。
在甲醇动力模式下,能减少
,同时使运营成本降低20%到30%。
今年9月1日,中国还向意大利交付了一艘40400吨散货船,主要用于载运谷物、煤炭等大件物资。
而在2023年,意大利就已向中国订购了2艘2500
客
/380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。
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统治力通过数据得到了直观体现。2024年,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达到
,占全球订单量的74%,同比增长58.8%。
手持订单量则有20873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49.7%。
在全球18种主流船型中,中国有
的新接订单量位列世界第一。绿色动力船舶的订单更是占到了国际市场份额的78.5%。
2025年上半年,中国中高船舶新接订单占比超过90%,绿色船舶占比也超过了50%。
中国造船业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,在技术含量高的高端船型领域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。
大型LNG运输船与航空母舰、豪华邮轮被并称为造船业“
”。
9月24日,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17.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“海韵”轮在大连交付。
该船总长295米,型宽46.4米,型深26.2米,设计吃水11.5米,液货舱总舱容17.5万立方米,可以停靠全球绝大多数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岸站。
在汽车运输船市场,中国同样表现出色。外高桥建造的9000车位PCTC运输船配备中压岸电系统和氨燃料预留技术,可实现靠泊零排放。
10800车位超大型运输船已进入最后研发阶段,单船可装载1.2万辆新能源汽车,预计2026年交付后将重塑全球汽车海运格局。
中国造船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就是成本。目前中国造船的综合成本相较于日本和韩国要低上
。
而美国造船厂造船的价格更是
。
2022年,美森航运公司的一家造船厂制造的3600标箱集装箱船,每艘造价约为3.33亿美元。
而中国建造同类的船只需要
就可以了。
中国造船业的成本优势部分来源于完整的产业链支撑。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完整配套的集群,涵盖了动力系统、导航设备、环保装置等。
造船所需要的
都可以在48小时内送到船厂。
随着中国船厂手持订单已排至
,越来越多的国际船东将目光从日韩转向中国。
“中国船厂的交付速度比韩国快30%,质量管控比日本更严,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里。”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高管道出了全球船东的共同心声。
发布于:上海市启远网-股票新手开户-配资世界网-短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